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00-09:00 |
大会开幕式 |
||
08:00-09:00 |
《吴元炜暖通空调奖》 |
||
08:00-09:00 |
《彦启森教书育人奖》 |
||
08:00-09:00 |
《学术活动贡献奖》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9:00-12:00 |
热泵是实现零碳建筑的必由之路 |
徐伟 研究员 院长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 |
09:00-12:00 |
海尔无油悬浮及智控技术助力建筑碳中和 |
朱连富 高级工程师 经理 | 海尔智慧楼宇 |
09:00-12:00 |
洁净技术双碳战略与发展趋势 |
沈晋明 无 无 | 同济大学 |
09:00-12:00 |
美的楼宇空间数字孪生系统探索 |
丁云霄 先行研究高级工程师 | 美的楼宇科技 |
09:00-12:00 |
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热回收 |
刘贵廷 高级工程师 无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09:00-12:00 |
北京冬奥会冰场馆可持续设计研究 |
徐宏庆 教授级高工 设计总监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09:00-12:00 |
全生命期成本更低高效机房技术总结与反思 |
赵凌骁 高级工程师 无 |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09:00-12:00 |
如何大幅度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 |
李先庭 无 教授 | 清华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8:00 |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问题探讨 |
潘云钢 教授级高工 院总工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8:00 |
水系统高效输配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王东进 高级工程师 副总裁 |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13:30-18:00 |
暖通空调数字化现状与发展 |
于震 研究员 副院长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 |
13:30-18:00 |
江森自控低碳解决方案 |
徐兢骅 高级工程师 无 | 江森自控 |
13:30-18:00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解读 |
车轮飞 教授级高工 铁四院副总工程师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13:30-18:00 |
高效能源中心实践 |
张金国 高级工程师 无 | 翱途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13:30-18:00 |
双碳背景下数据中心空调冷却发展方向 |
李红霞 教授级高工 教授级高工 |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13:30-18:00 |
双碳背景下锅炉在供暖领域的发展 |
卢洁 无 经理 | 方快锅炉有限公司 |
13:30-18:00 |
江苏省低能耗住宅建筑空调供暖模式探讨 |
张建忠 教授级高工 机电总工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13:30-18:00 |
新空调系统论 |
陈立楠 其他 CEO | 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
13:30-18:00 |
《建筑能耗与能效标识》—从无的放矢到有的放矢 |
曾婷婷 教授级高工 无 |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13:30-18:00 |
固体蓄热式电采暖技术及应用 |
张竣业 无 总经理 | 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13:30-18:00 |
三论:冷与热的异与同 |
江亿 教授 院士 | 清华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12:00 |
【论坛简介】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要求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到2025年,提高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水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5亿平方米以上。本专题以绿色发展、聚焦双碳为原则,开展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优化改造、绿色性能导向评价体系、冷热源改造及节能量等方面研究,进行工程应用。 |
||
08:30-12:00 |
公共建筑机电系统能效提升实现路径及策略 |
狄彦强 教授级高工 副总裁 |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高大空间交通场站室内环境与能耗状况及节能研究 |
刘晓华 教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既有建筑的多联机改造焕新技术及应用 |
张猛 高级工程师 多联机总经理 | 海尔智慧楼宇 |
08:30-12:00 |
严寒地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优化 |
刘馨 副教授 | 沈阳建筑大学 |
08:30-12:00 |
基于MPC的云边协同轻量化节能技术 |
李申 工程师 先行研究主任工程师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校准仿真全局优化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节能潜力挖掘案例研究 |
周若玙 学生 | 天津大学 |
08:30-12:00 |
某综合医院门诊楼空调冷热源节能改造及节能量核定 |
王凡 高级工程师 |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海信磁悬浮冷水机组之节能改造项目实践 |
李清海 高级工程师 无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河北省《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技术标准》简介及工程应用 |
杨进 教授级高工 院长助理 |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系统背压对水泵变频运行节能特性的影响 |
蔡飞 工程师 副所长 | 南京博森科技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某厂房空调系统能耗模拟与节能控制研究 |
任艳玲 工程师 无 |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纳米制冷剂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研究 |
李升煜 学生 无 | 重庆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当今中央空调技术正朝着节能与舒适的方向发展,辐射空调系统以其能耗低、舒适性高、噪声低的突出优势,在种类繁多的空调技术中脱颖而出。本场论坛主要围绕调湿型辐射末端结露特性、夏季室内太阳辐射下的人体热舒适、辐射空调五恒系统防结露和提高舒适度、辐射空调环境人体热反应及末端动态热性能、不同辐射供暖空调下隔离病房性能、地板辐射与通风复合供冷系统性能、采用双层红外透明膜提升辐射供冷性能、毛细管席辐射空调的提效、户式辐射空调住宅规模化等研究、实验、应用和实践专题展开辐射空调的技术交流。 |
||
13:30-17:30 |
调湿型辐射末端结露特性的实验研究 |
陈万河 学生 |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
13:30-17:30 |
辐射空调技术发展及前景展望 |
王永红 教授级高工 主任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13:30-17:30 |
辐射空调五恒系统防结露和提高舒适度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刘拴强 高级工程师 董事长 | 格瑞海思人居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地板辐射与通风复合供冷系统性能分析:实验与模拟 |
刘吉营 教授 副主任 | 山东建筑大学 |
13:30-17:30 |
毛细管席辐射空调的提效研究与测试 |
梁江 高级工程师 创新发展部总经理 | 金茂健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13:30-17:30 |
理解舒适与辐射空调的室内环境 |
郑鸿宇 高级工程师 创始人 /CTO | 马克保罗品牌 |
13:30-17:30 |
辐射空调环境人体热反应及末端动态热性能研究 |
吴小舟 副教授 副所长 | 大连理工大学 |
13:30-17:30 |
不同辐射供暖空调下隔离病房性能研究 |
潘曦 助理研究员 无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13:30-17:30 |
户式辐射空调实践经验总结 |
何森 教授 总经理 | 无锡科希家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分户式辐射空调住宅规模化应用实践 |
曹真方 高级工程师 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 常州嘉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13:30-17:30 |
采用双层红外透明膜提升辐射供冷性能试验研究 |
郭燕玲 学生 无 | 广州大学 |
13:30-17:30 |
基于生理参数对夏季室内太阳辐射下的人体热舒适研究 |
潘净婧 其他 无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本专题关注我国清洁供暖技术的研究进展,由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和设计院的一线专家的7个报告组成。专题报告涵盖清洁供暖的技术路径、供需匹配与适宜性评价、新的系统形式、长效运行机制、相关设备标准体系及设备性能等。从清洁供暖热源角度来说,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从地域角度来说,包括农村、城镇,寒区、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类型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多视角分享我国近年来清洁供暖的实践与发展。 |
||
08:30-12:00 |
我国农村清洁取暖的“四一模式”及技术路径 |
杨旭东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08:30-12:00 |
分布式“源汇一体”太阳能供暖新系统探索 |
刘艳峰 教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08:30-12:00 |
离心热泵在工商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乐民 无 产品经理 | 顿汉布什(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
08:30-12:00 |
低环温空气源热泵供暖长效运行性能分析 |
徐昭炜 | 中国建研院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热泵技术在清洁取暖领域的应用 |
韩伟涛 高级工程师 热泵研发总监 | 海尔智家智慧楼宇产业 |
08:30-12:00 |
供暖用热泵标准体系及制修订进展解读 |
吴俊峰 高工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变频高温螺杆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永 | 美的楼宇科技 |
08:30-12:00 |
地热能供暖供需匹配与适宜性评价方法 |
郑雪晶 副教授 无 | 天津大学 |
08:30-12:00 |
空气源热泵在北方补充燃气供热解决方案 |
禹洋 高级工程师 无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制冷剂毛细管地板供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
王海英 教授 教授 | 青岛理工大学 |
08:30-12:00 |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供暖的风冷热泵替代策略分析和实践 |
孙涛 教授级高工 分院机电总监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蒸发冷却空调作为一项节能、低碳、经济、健康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地铁站和数据中心等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次《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专题论坛紧密围绕绿色、低碳,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组织了4位高校教师和3位设计院工程师及相关企业共同探讨蒸发冷却技术在风侧和水侧系统的节能优化、在地铁站和数据中心的应用以及间接蒸发冷却与排风能量回收、溶液除湿、热电制冷协同增效技术等问题。 |
||
13:30-17:30 |
干湿联合冷却技术及其典型应用分析 |
何锁盈 副教授 无 | 山东大学 |
13:30-17:30 |
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技术在我国数据中心的应用性分析 |
戴新强 高级工程师 行业中心副主任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 |
13:30-17:30 |
澳蓝蒸发冷却在空气处理领域的创新应用 |
林榕娇 高级工程师 技术总监 | 澳蓝(福建)实业有限公司 |
13:30-17:30 |
间接蒸发冷却/排风能量回收/溶液除湿协同增效技术研究 |
郭春梅 教授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 | 天津城建大学 |
13:30-17:30 |
蒸发冷凝直膨技术在太原地铁中的应用分析 |
刘凯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数据中心水侧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节能优化分析 |
褚俊杰 副教授 教师 | 西安工程大学 |
13:30-17:30 |
“蒸发冷却”助力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
吴学渊 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所所长、高级专家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新型双级间接蒸发/热电辅助冷却系统性能理论研究 |
周媛媛 副教授 无 | 南京理工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高,空调系统是其能耗大户,降低空调系统能耗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在目前‘双碳’背景下,降低能源消耗意义重大。 本次专题交流会共邀请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专家,与大家分享各类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工作的经验及采用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先进技术。希望论坛为大家在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
||
08:30-12:00 |
深圳市第一批近零碳排放建筑试点项目——设计大厦节能改造方案分享 |
吴延奎 教授级高工 暖通专业总工程师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空调设计节能技术 |
魏明华 高级工程师 设计三院 暖通总工程师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全域高效无油冷机解决方案在公建项目中的应用 |
苗玉涛 高级工程师 水机 | 海尔智慧楼宇 |
08:30-12:00 |
博览建筑空调节能及实施途径探讨 |
赖文彬 教授级高工 副总工程师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北京CBD核心区某项目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与运行 |
林坤平 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总监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黄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空调节能技术应用 |
许玲 教授级高工 院长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西宁曹家堡机场T3航站楼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分享 |
杨春方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多联机在大型建筑的节能应用 |
滕周赟 工程师 营销技术支持主管 | 东芝开利空调销售(上海)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大型公建改造全过程咨询顾问模式应用探讨 |
张昆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已为解决我国能源短缺和人们身体健康和舒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论坛对净零能耗办公建筑设计、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社区结合多元储能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超低能耗建筑夜间通风蓄冷、光谱调控节能玻璃窗的光热研究等专题展开交流,可以很好地诠释建筑在全生命周期高效、舒适和健康的运行,最终实现建筑降碳和环境舒适可持续性的目的。 |
||
13:30-17:30 |
夏热冬冷地区净零能耗办公建筑设计 |
冯雅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对设备专业的机会与挑战 |
张旭 教授 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 | 同济大学 |
13:30-17:30 |
美的楼宇科技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与实践 |
王坐中 | 美的楼宇科技 |
13:30-17:30 |
《零碳航站楼技术标准》编制要点 |
孙峙峰 教授级高工 环能院副院长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结合多元储能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以近零能耗社区为例研究 |
刘志坚 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 |
13:30-17:30 |
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夜间通风蓄冷节能分析 |
黄凯良 学生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热能工程系主任、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副院长 | 沈阳建筑大学 |
13:30-17:30 |
浅层地热(新型地道风)系统技术应用 |
董祥乐 其他 无 | 圣戈班穆松桥中国 |
13:30-17:30 |
双碳背景下的能源利用与管理 |
王敏 其他 无 | 柯耐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夏热冬冷地区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 |
吴佳艳 高级工程师 节能公司总经理助理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光谱调控节能玻璃窗的光热特性研究 |
沈朝 教授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论坛报告突出介绍了在电子厂房、制药车间、动物房、航空客机的高新技术领域的空气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更进一步扩展到高余热车间、城市隧道、铸造车间等方面通风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新技术方面介绍了太阳能与空气净化技术、利用机器人对污染源溯源技术的研究;对建筑环境空气中使用空气过滤器寿命周期能耗评价和实施微生物污染控制与改善路径探讨给出了报告。 本次专题尝试开放式讨论,主要针对近年来空气净化技术发展特点,提出行业对空气净化技术的进一步要求,讨论空气净化技术切合各行业领域发展,进一步切合应用中的性能可靠性、应用实效性、降污减碳特性等讨论空气净化技术提升问题。 |
||
08:30-12:00 |
高效空气过滤元件生命周期综合能耗评价研究 |
曹冠朋 高级工程师 无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杀菌抗病毒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
朱蕾 工程师 | 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与改善路径探讨 |
曹国庆 研究员 教授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降低铸造车间循环风利用中有害气体积聚的净化机制研究 |
蒋捷 学生 无 | 东华大学 |
08:30-12:00 |
城市公路隧道通风与净化联合污染控制 |
邵晓亮 副教授 系书记 | 北京科技大学 |
08:30-12:00 |
高效、低阻、杀菌、免维护,空气过滤革命性解决方案——Kobros |
曹雪 高级工程师 无 | 山东雪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高余热无人泵房环境净化及其节能技术研究 |
刘建麟 教授 所长 | 东华大学 |
08:30-12:00 |
制药厂房节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
张明玉 高级工程师 公司暖通专业副总工程师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
08:30-12:00 |
多机器人溯源方法在两类室内场景中的实验研究 |
蔡浩 教授 暖通工程研究所所长 |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08:30-12:00 |
从节能示范工程看动物房空调系统设计-北京脑科学研究中心 |
孙苗 无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大型客机座舱空调HEPA过滤器技术与未来 |
刘俊杰 教授 重点实验室主任 | 天津大学 |
08:30-12:00 |
【开放讨论】空气净化技术由性能要求(普适)走向功能(性能与用途紧密结合)要求(精准)带来的启示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本研讨会是建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一次线下活动,重点研讨建环课程群知识图谱建设,重点解决不同课程知识图谱的衔接问题,届时由各门课程介绍各自的知识图谱及与相关课程知识图谱的衔接;最后再讨论一下建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中“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规划。 |
||
13:30-17:30 |
《工程热力学》知识图谱 |
谭羽非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3:30-17:30 |
《流体力学》知识图谱 |
李彦鹏 教授 无 | 长安大学 |
13:30-17:30 |
《传热学》知识图谱 |
崔萍 教授 | 山东建筑大学 |
13:30-17:30 |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图谱 |
肖益民 | 重庆大学 |
13:30-17:30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知识图谱 |
张欢 教授 无 | 天津大学 |
13:30-17:30 |
《建筑环境学》知识图谱 |
朱颖心 教授 | 清华大学 |
13:30-17:30 |
《暖通空调》知识图谱 |
朱颖心 教授 | 清华大学 |
13:30-17:30 |
《建筑冷热源》知识图谱 |
石文星 清华大学旧土木馆208 | 清华大学 |
13:30-17:30 |
《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技术》知识图谱 |
方修睦 教授 无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3:30-17:30 |
《建筑设备与能源系统自动化》知识图谱 |
陈剑波 教授 专业负责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13:30-17:30 |
《区域能源系统》知识图谱 |
王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3:30-17:30 |
《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知识图谱 |
刘猛 教授 院长 | 重庆大学 |
13:30-17:30 |
虚拟实验室建设规划 |
魏庆芃 副教授 | 清华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论坛介绍了建筑空气质量和热舒适若干热点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地域建筑密闭性、通风特征、分户式采暖NO2排放和顶棚辐射对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与人的影响,室内环境新冠传播和防控机理与应用,工业环境(制药车间、洁净厂房)污染物的源定位和通风控制,以及热环境持续暴露对人体认知表现影响。报告人既有来自建筑设计或科学研究院的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级高工,又有来自高校活跃在一线的资深教授和新锐教授,以及年会优秀论文和青年论文的作者。 |
||
08:30-12:00 |
严寒、寒冷地区封闭空间室内环境CO2浓度控制思考 |
侯鸿章 教授级高工 专业总工程师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徽州传统民居自然通风营造技术研究 |
黄志甲 教授 院长 | 安徽工业大学 |
08:30-12:00 |
无水地暖多联机技术 |
高德福 工程师 | 中广暖通空调有限公司 |
08:30-12:00 |
上海地区分户式采暖排放NO2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
李景广 |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医疗建筑环境精细化暴露与干预 |
刘荔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地产空调负荷配置与室内热舒适 |
赵杰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顶板辐射供冷非均匀热环境人体局部热舒适评价模型 |
吴小舟 副教授 副所长 | 大连理工大学 |
08:30-12:00 |
系统空调在未来建筑中的应用 |
陈立楠 其他 CEO | 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湿热暴露与多认知负荷持续刺激下人体认知表现的变化规律研究 |
朱辉 副教授 无 | 青岛理工大学 |
08:30-12:00 |
我国建筑用天然气减污降碳潜力分析 |
刘聪 副教授 | 东南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 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用能的大户,使用节能、高效的暖通空调设备将直接影响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水平和室内环境调节及运行效果,因此,系统优化及新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正在积极推动暖通空调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论坛围绕将能源站系统优化、二氧化碳热泵技术、微热管型自然冷却、新型直膨式冰蓄冷、新型制冷循环及光电/光热等热点专题展开交流。 |
||
13:30-17:30 |
集成式热源塔热泵冷热能源站系统及其优化 |
梁彩华 教授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 | 东南大学 |
13:30-17:30 |
全直流变频二氧化碳热泵技术研究与应用 |
漆鹏程 | 常熟理工学院 |
13:30-17:30 |
高大空间专用无极变频燃气直热机组推介 |
华春雷 高级工程师 无 | 北京京创鑫业科技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微热管型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系统及其应用 |
凌云志 | 中国矿业大学 |
13:30-17:30 |
格兰富灵适TM预制化智能泵组 助力暖通空调输配系统全过程管控 |
朱贵全 其他 无 | 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基于微热管阵列新型直膨式冰蓄冷系统性能分析 |
全贞花 教授 无 | 北京工业大学 |
13:30-17:30 |
控温涂层除湿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
孙川 其他 总经理/博士 | 珠海格莱克科技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基于储纳柔性调节的太阳能与相变蓄热耦合低碳供暖技术研究 |
孔祥飞 教授 院长助理/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13:30-17:30 |
空气直接碳捕捉(冷热源)塔DAC-Tower |
郭海新 教授 |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针对空气源热泵低温运行存在的结霜、除霜、制热性能不稳定等问题,研究变频准二级空气源热泵结霜规律及加速除霜技术;提出采用多个风冷换热器模块、利用载冷介质从室外空气中取热并对其进行轮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方案;提出基于表面处理的空气源热泵抑霜/除霜技术以及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方法;对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在河北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对采用CO2为制冷剂的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集中供热效果进行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对燃气热泵进行了制热特性研究,并在重庆用户侧进行了实际运行验证。 |
||
08:30-12:00 |
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关键技术研究 |
倪龙 教授 无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08:30-12:00 |
一种除霜时制热能力衰减很小的空气源热泵 |
梁辰吉昱 学生 无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低温空气源热泵在高原极寒地区的应用 |
赵雷 工程师 研发经理 | 海尔智慧楼宇 |
08:30-12:00 |
空气源热泵供暖在河北应用案例分析 |
杨进 教授级高工 院长助理 |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低温环境下CO2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集中供热效果与系统测试研究 |
李效禹 副主任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 |
08:30-12:00 |
低温空气源螺杆热泵技术及应用 |
赵培安 工程师 | 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表面处理的空气源热泵抑霜/除霜技术探索 |
梁彩华 教授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 | 东南大学 |
08:30-12:00 |
德国标准的低温空气源热泵在双碳领域下的应用与研发 |
朱欣玮 工程师 市场拓展总监 | 博拓(苏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方法及优化控制研究 |
曲明璐 副教授 副系主任 | 上海理工大学 |
08:30-12:00 |
空气源燃气热泵(GHP)系统制热特性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
冯自平 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节能与储能技术研究室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是一个运行的过程,只有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系统的“调适”,才能真正实现整体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本论坛将从设计、健康角度诠释“调适”技术,通过公共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调适”分享经验,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光储直柔建筑运行调节策略和某中央空调系统联合仿真和运行优化的工程应用。 |
||
13:30-17:30 |
设计视角下的调适 |
徐稳龙 教授级高工 院副总工程师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暖通空调调适的“健康”发展 |
周敏 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精确调适与运维 |
杨鑫 高级工程师 d | 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
13:30-17:30 |
某中央空调系统联合仿真和运行优化的工程应用 |
田喆 教授 无 | 天津大学 |
13:30-17:30 |
高效机房动态仿真及虚拟调试技术 |
祝用华 高级研究工程师 | 美的楼宇科技 |
13:30-17:30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光储直柔建筑运行调节策略研究 |
张伟荣 教授 学部主任助理 | 北京工业大学 |
13:30-17:30 |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全过程调适工程经验分享 |
卜震 教授级高工 主任工程师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调适技术体系及应用 |
魏峥 副研究员 副主任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我国“双碳”目标的确立与人民不断增长的对高品质建筑环境的需求,导致建环专业面临不断涌现的新挑战。近年来出现的建筑业下行、房地产行业萎缩现象,使得高等院校的土建类专业均面临危机感。社会对建环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否会大幅度削减?抑或是对建环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暖通空调行业以及教育领域均面临着重要的转型问题。由于目前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需求往往走到了高等教育的前面,因此希望通过这次嘉宾与听众的思想碰撞寻求未来的出路。 |
||
08:30-08:45 |
双碳目标下建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朱颖心 教授 | 清华大学 |
08:45-09:10 |
低碳节能运营是暖通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
李国庆 教授级高工 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09:10-09:35 |
双碳目标与暖通空调专业的转型与机遇 |
徐宏庆 教授级高工 设计总监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09:35-10:00 |
建筑综合能源方向对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 |
李处林 无 | 中节能唯绿(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0-10:25 |
智慧双碳,暖通人的新机遇 |
王学志 | 金马节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10:25-10:50 |
数字中国背景下暖通空调专业人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窦强 教授级高工 执行总裁 |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50-12:00 |
自由讨论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技术发展最快、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地下空间通风是保障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支撑技术,涉及到地下商业体、地下水电站、隧道、洞库、人防工程等诸多工程领域。本专题将基于地下空间建设的战略需求,聚焦地下空间通风与环境保障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涵盖地下空间热湿环境保障、防排烟与空气环境安全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 |
||
13:30-17:30 |
地下车库及交通联系隧道通风量计算方法探讨 |
倪龙 教授 无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3:30-17:30 |
基于全球最高观光电梯的竖向深井及水平洞室防排烟系统性能化设计 |
杨合长 教授级高工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海尔轨道交通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解决方案 |
段永祥 高级工程师 无 | 海尔智慧楼宇 |
13:30-17:30 |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新型排烟技术研究 |
陈玉远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符合新规条件的装配式无机硅晶防排烟风管 |
顾铭 讲师 职员市场推广 | 江苏华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市域快轨长大区间隧道烟气控制策略 |
翁庙成 副教授 无 | 重庆大学 |
13:30-17:30 |
深部地下空间人工环境营造技术研究 |
杨长青 副教授 无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论坛内容包括对钢铁冶金等高污染工业企业中合成、喷涂等工艺环节中多相污染物控制机理,也涉及制药等高精度高要求工业企业中洁净厂房等车间的通风防控设计方法和节能策略,并结合典型环境通风设计案例分析。专题通过加深高校与企业的交流,促进基础性研究与工程实际的结合。 |
||
08:30-12:00 |
工业通风净化吸附剂堆积动力学及流动阻力模型 |
高军 教授 副院长 | 同济大学 |
08:30-12:00 |
工业车间油雾漆雾污染物高效控制技术研究 |
龙正伟 教授 无 |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
08:30-12:00 |
磁纤维捕集亚微米Fe基细颗粒的凝并机理 |
刁永发 教授 建筑节能研究所所长 | 东华大学 |
08:30-12:00 |
制药厂房车间通风方案及污染物控制效果研究 |
周斌 教授 城市建设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 南京工业大学 |
08:30-12:00 |
电子洁净空调厂房的节能设计与关键技术设备研究 |
王欢 教授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工业建筑防火防爆通风要求、进展及趋势思考 |
张小良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08:30-12:00 |
化学实验室通风 |
陈滨 教授级高工 主任工程师 |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雄安新区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工程项目通风空调设计 |
吕东彦 工程师 无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大型单跨工业厂房中单源污染物的水域实验与分析 |
曹莹雪 讲师 无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会议将对地源热泵换热性能、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系统优化运行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深入研究中深层地源热泵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瓶颈及解决方案,推动中深层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会议将邀请在地源热泵方面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专题会议报告。 |
||
13:30-17:30 |
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高效供热的技术要点与产业链 |
魏庆芃 副教授 | 清华大学 |
13:30-17:30 |
深埋管地热能建筑供暖埋管换热实验及数值研究 |
官燕玲 教授 无 | 长安大学 |
13:30-17:30 |
新型热泵系统及电网交互 |
李骥 高级工程师 副主任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中深层热源的高效利用与智慧能源站 |
王建林 工程师 市场推广经理 | 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 |
13:30-17:30 |
中深层对接U型埋管换热器与岩土热储传热特性研究 |
鲍玲玲 教授 副院长 | 河北工程大学 |
13:30-17:30 |
严寒地区中深层地埋管取热性能优化研究 |
刘晓燕 教授 无 | 东北石油大学 |
13:30-17:30 |
双碳背景下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研究与案例分析 |
雷建平 |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跨季节土壤冷实验研究 |
吕超 副教授 系主任 | 浙江理工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因素众多,影响过程复杂,往往难以把握其相互作用规律。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进步,暖通空调大数据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论坛报告将就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相关算法等大数据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现状、应用方法、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讨论交流。 |
||
08:30-12:00 |
暖通空调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方法与案例 |
林波荣 建筑学院副院长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浅谈空调系统管理技术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和挑战 |
肖赋 教授 副院长 | 香港理工大学 |
08:30-12:00 |
暖通空调数据挖掘应用探索及思考 |
俞准 教授 无 | 湖南大学 |
08:30-12:00 |
提高室内温度预测建模方法复用性—结合物理规则与数据驱动技术初探 |
李克骅 其他 无 | 美的楼宇科技 |
08:30-12:00 |
BIM数据库关键技术研发 |
梁楠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宿舍集中热水系统能源柔性特征分析及运行优化 |
陈淑琴 副教授 副所长 | 浙江大学 |
08:30-12:00 |
基于校准仿真全局优化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节能潜力挖掘案例研究 |
刘学 其他 无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冷水机组联合运行最优负荷分配策略及能耗模型研究 |
曾文豪 学生 无 | 广东工业大学 |
08:30-12:00 |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冷冻水温差的区域供冷系统运行特征分析 |
鲁展 其他 | 华中科技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5G、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作为国家实现高质量、弯道超车的重要产业,发展迅速。其空调冷却技术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核心专业关注度极高,尤其是双碳背景下,在要求增效节能、发展创新的国家政策鞭策下,空调冷却技术发展更新是日新月异,本论坛就数据中心提高综合能效、自然冷源、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 |
||
08:30-12:00 |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优化与余热利用 |
谢晓云 副教授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数据中心高效冷却路径演化分析 |
张泉 教授 教授 | 湖南大学 |
08:30-12:00 |
数据中心阀门节能技术创新与实践 |
陈键明 教授级高工 总裁 | 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08:30-12:00 |
企业总部大楼数据中心热回收应用研究 |
邵建涛 工程师 高工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数据中心低碳冷却综合解决方案 |
刘凯 工程师 企划与技术管理模块负责人 | 美的楼宇科技 |
08:30-12:00 |
“双碳”、“东数西算”背景下蒸发冷却(凝)技术将如何助力数据中心的节能降碳 |
黄翔 教授 教授 | 西安工程大学 |
08:30-12:00 |
数据中心高效冷却系统解决方案 |
陈树栋 高级工程师 无 | 海尔智慧楼宇 |
08:30-12:00 |
双碳背景下老旧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技术分析与探讨 |
戴新强 高级工程师 行业中心副主任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 |
08:30-12:00 |
践行低碳能源,领跑系统能效 |
郝凤云 工程师 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监 | 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IDC销售总监 |
08:30-12:00 |
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的气候差异性及其效能提升措施 |
白雪莲 教授 无 | 重庆大学 |
08:30-12:00 |
可视化低碳运维管理系统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
吴振翔 高级工程师 壹格软件公司经理 | 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壹格软件公司 |
08:30-12:00 |
智能电动调节阀及平衡阀产品新技术应用 |
朱翼虎 董事长/总经理 | 绥中泰德尔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双碳政策下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新技术浅析 |
刘彬 高级工程师 |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30 |
【论坛简介】本论坛邀请了来自于高校、科研、设计等专家分别从规范标准制定到工程实施,再到工程总结,全方位对高效空调制冷机(系统)的设计、营运进行深入交流。 论坛还安排专家与参会人员交流互动,解答大家关心的技术问题。 |
||
13:30-17:30 |
打造合理投入、经济运行的高质量高效空调制冷机房–关键要做对什么 |
魏庆芃 副教授 | 清华大学 |
13:30-17:30 |
高效空调机房系统技术及应用 |
陈旭峰 工程师 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13:30-17:30 |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从设计走向运行的困惑与解决思路 |
屈国伦 教授级高工 无 |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典型地铁车站制冷机房提质增效及运行检测- 上海地铁1号线马戏城站 |
卫宇 高级工程师 营销副总裁 | 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基于机房运行数据分析的系统能效改进措施 |
徐旭 高级工程师 |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13:30-17:30 |
集成式制冷机房设计与能效评价 |
李向东 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 |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30-17:30 |
基于数据驱动的机房提效寻优减碳的新技术探讨 |
黄小龙 无 | 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13:30-17:30 |
高效制冷机房系统变频对机房性能的影响 |
朱连富 高级工程师 经理 | 海尔智慧楼宇 |
13:30-17:30 |
湛江吴江国际机场空调制冷系统能效提升实践 |
郭勇 教授级高工 公司暖通空调专业总工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3:30-17:30 |
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能源站—美的高效制冷机房系统解决方案 |
彭同哲 方案应用负责人 | 美的楼宇科技 |
13:30-17:30 |
工业园区低碳高效能源站与管控系统 |
张学伟 高级工程师 总工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13:30-17:30 |
高效低碳技术在能源站中应用探讨 |
衣健光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目前,由于供暖空调水系统数据采集技术的不全面导致供暖空调系统严重缺乏系统实时数据支持,无法利用数据有效的诊断和客观的评价供暖空调系统的能效性,更无法科学的利用数据分析实现供暖空调系统智能化应用。 供暖空调水系统管网数字化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全面采集空调水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利用实时数据为供暖空调水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进而提高供暖空调系统的运行能效,促进供暖空调系统智能化建设。 |
||
08:30-12:00 |
暖通空调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思考 |
侯余波 教授级高工 设计九院暖通总工程师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群智能建筑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
姜子炎 研究员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能源楼控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 |
唐海红 无 销售总监 | 北京海林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用户空调使用行为的数据驱动热需求预测方法 |
罗茂辉 中级 无 | 同济大学 |
08:30-12:00 |
智能化技术在高效机房中的应用 |
周威斌 | 海尔智家智慧楼宇产业 |
08:30-12:00 |
空调水系统管网数字化智能控制技术 |
田向宁 教授级高工 分院副总工程师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建筑室内环境数字孪生时空全域智慧管理平台 |
苏兵 | 美的楼宇科技 |
08:30-12:00 |
基于负荷识别的自适应控制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
曹勇 研究员 主任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空调水系统运行参数关联准则挖掘 |
徐新华 教授 副院长 | 华中科技大学 |
08:30-12:00 |
空调系统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的控制技术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 |
王慧龙 讲师 无 | 深圳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迅速发展,建筑的舒适和健康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通风和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和舒适感知尤为重要,本场论坛从高热-污染负荷厂房通风净化模拟仿真与实验、典型住宅室内真菌全年变化及分布特性、头戴式拂面送风气流污染阻隔效应研究、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发展及应用、贴附通风环形射流器结构优化设计与流动特性试验研究、多风口适应性通风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山地城市多匝道隧道复合通风技术应用研究、疫情后时代室内健康空气环境设计与探讨、医疗废物蒸煮车间恶臭(异味)防治系统设计等专题展开通风、净化方面的技术交流。 |
||
08:30-12:00 |
高热-污染负荷厂房通风净化模拟仿真与实验验证 |
刘俊杰 教授 重点实验室主任 | 天津大学 |
08:30-12:00 |
重庆典型住宅室内真菌全年变化及分布特性 |
杜晨秋 副教授 | 重庆大学 |
08:30-12:00 |
头戴式拂面送风气流污染阻隔效应研究 |
高军 教授 副院长 | 同济大学 |
08:30-12:00 |
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
雷维 高级工程师 总裁 | 重庆市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贴附通风环形射流器结构优化设计与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
韩欧 其他 无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08:30-12:00 |
应对室内污染物扩散挑战的新尝试——多风口适应性通风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
张伟荣 教授 学部主任助理 | 北京工业大学 |
08:30-12:00 |
山地城市多匝道隧道复合通风技术应用研究 |
吴蔚兰 教授级高工 所长、副总机电工程师 |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疫情后时代室内健康空气环境设计与探讨 |
李百公 审图中心主任 |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医疗废物蒸煮车间恶臭(异味)防治系统设计 |
孙亚峰 高级工程师 主任工程师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建筑模拟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应用广泛,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本专题交流会将邀请业内建筑模拟专家对暖通空调模拟领域最新的技术、方法与发展前沿进行介绍,将从CFD、设备模拟、建筑热物性模拟等方面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本专题交流会旨在总结和交流模拟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应用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并探讨建筑模拟技术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以促进暖通空调专业技术的发展。 |
||
08:30-12:00 |
建筑性能模拟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张铁辉 教授级高工 副总工程师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传感器和CFD数据同化相结合的预测技术与应用 |
刘京 教授 科工院总师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08:30-12:00 |
基于CFD模拟的热带雨林展览温室自然通风设计 |
贺江波 高级工程师 主任工程师,副所长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面向多联机优化控制的房间空调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
卢亚开 讲师 | 河北工业大学 |
08:30-12:00 |
城市建筑群能耗与碳排放模拟与分析 |
陈毅兴 教授 | 湖南大学 |
08:30-12:00 |
基于Modelica供热系统智能控制仿真与应用 |
刘益民 高级工程师 无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面向不完备信息的高效数据决策技术初探:以故障诊断为例 |
范成 副教授 | 深圳大学 |
08:30-12:00 |
建筑模拟计算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
符竹舟 高级工程师 无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不同LoD的人行为模型在住宅建筑群负荷模拟中的适宜性研究 |
安晶晶 讲师 | 北京建筑大学 |
08:30-12:00 |
雷神山医院负压病区室内外环境模拟分析 |
王哲 工程师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新型建筑光热调控材料与能效模拟 |
谭刚 |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智能绿建实验室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12:00 |
【论坛简介】论坛聚焦建筑碳排放,以降低建筑能耗为目标,邀请国内行业引领、专家学者,结合国家大政方针发展要求,基于我国不同区域发展特点,从工程应用到科研探索,高屋建瓴的阐述我国碳中和技术构建,深入剖析建筑领域双碳战略发展及减排实施技术路径,清晰明确建筑低能耗发展的目标设定与可实践技术路径,共同就我国建筑业节能降碳开展探讨,合理确定实施路径,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思路。 |
||
08:30-12:00 |
我国碳中和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展望 |
陈其针 |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
08:30-12:00 |
建筑双碳战略实施路径的探讨 |
潘云钢 教授级高工 院总工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北京市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现状及减排技术路径分析 |
林波荣 建筑学院副院长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建筑碳排放计算解决方法 |
王博闻 工程师 产品经理 | 北京绿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低碳园区技术路径探索与实践 |
康一亭 高级工程师 碳中和研究院副总工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多联机对项目全周期的使用探讨 |
钟鸣 教授级高工 部长 | 大金空调 |
08:30-12:00 |
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与实施策略 |
丁勇 教授 无 | 重庆大学土木学院 |
08:30-12:00 |
上海市建筑领域减碳路径设计与思考 |
杨建荣 教授级高工 建科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大型交通建筑最近十多年在我国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发展和成就,但交通建筑的实际单位面积运行能耗远远大于普通的公共建筑,未来对交通建筑的刚性需求与节能降碳的约束成为了本行业的一个矛盾焦点。本次论坛,组织了国内完成了较多交通建筑的设计院专家,从大型机场和轨道交通这两大类主要的交通建筑的暖通空调与节能减排设计进行探讨。 |
||
08:30-12:00 |
某机场能源站冷源系统运行实测与分析 |
沈列丞 教授级高工 专业院暖通总工程师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机场航站楼冷热供需动态匹配的途径探讨 |
谷现良 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地铁空调系统节能途径及余热回收利用探讨 |
李现河 高级工程师 技术经理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地铁站空调系统智能运维平台示范 |
车轮飞 教授级高工 铁四院副总工程师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若干问题与全面节能解决方案 |
龚亚丽 | 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成都天府机场高效空调系统实践与思考 |
杨玲 教授级高工 院副总工程师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绿智融合,轨交行业冷暖系统的低碳应用 |
何辉 高级工程师 副总裁 | 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精细“智造”,伴“减碳”前行 |
胡建丽 教授级高工 专业总工程师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论坛包括两个环节: (1)青年学者报告。本环节安排7位青年学者报告,其中5位来自高校;2位来自科研院所、工程领域。报告人重点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为暖通青年人才成长提供榜样示范。(2)专家领航。本环节拟邀请行业大咖到场,针对暖通青年人才成长中的困扰,为青年人才发展引路领航。 |
||
08:30-12:00 |
光电建筑研究的探索与思考 |
彭晋卿 教授 党委书记 | 湖南大学 |
08:30-12:00 |
科技“送暖”雪域高原的探索与实践 |
王登甲 教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08:30-12:00 |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名跨专业青椒的成长经历 |
冯驰 教授 副系主任 | 重庆大学 |
08:30-12:00 |
科技冬奥课题经历与思考 |
曹彬 副教授 无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青椒在新冠下的六点思考 |
张楠 副教授 无 | 北京工业大学 |
08:30-12:00 |
设计的角色:设计师成长路上的几点思考 |
赖文彬 教授级高工 副总工程师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科研成果转换为标准条文的思考 |
张时聪 研究员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单一热泵形式难以满足各种供冷暖需求,复合式热泵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专题将探讨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空气能双源直膨式热泵系统冬季热电性能,基于热泵技术的区域能源站的设计与实践,纳米流体和相变材料协同作用下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建筑综合能源节能服务,分布式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运行调节策略,喷射增效分级利用太阳能的空热源热泵性能等内容。 |
||
08:30-12:00 |
新型光伏光热-空气能双源直膨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
全贞花 教授 无 | 北京工业大学 |
08:30-12:00 |
基于浅层地热能热泵技术多能互补区域能源站设计与实践 |
向宏 教授级高工 专业总工/所长 |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08:30-12:00 |
热泵技术在工农业行业应用 |
叶财发 工程师 产品经理 |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纳米流体和相变材料协同作用下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
王勇 教授 无 | 重庆大学 |
08:30-12:00 |
多能互补的智慧供暖系统 |
阮力丁 系统应用经理 | 江森自控 |
08:30-12:00 |
从暖通节能走向建筑综合能源节能服务 |
谷炳龙 高级工程师 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 |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高可靠度三联供空气源热泵的运行策略与节能特性分析 |
何强勇 工程师 总经理 | 格瑞海思人居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分布式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运行调节研究 |
倪龙 教授 无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08:30-12:00 |
喷射增效的分级利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技术 |
李风雷 教授 | 太原理工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以先进供热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安全、节能、低碳、舒适为主要目标,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诊断、 自决策、自学习等智能技术特点的新型供热方式-智慧供热,是推动供热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智慧供热》专题交流会安排了6个学术报告,其中,从文集和论文集各选了1篇论文作报告,特邀了4位行业专家作报告,还有2~3个企业代表作报告。涉及当前智慧供热、先进供热技术及供热系统能效提升。 |
||
08:30-12:00 |
供热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分析 |
方修睦 教授 无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08:30-12:00 |
城市级大热网在线动态水力、热力耦合模拟与滚动时域优化控制原理 |
王雅然 研究员 无 | 天津大学 |
08:30-12:00 |
海尔清洁能源智慧供热方案及案例解读 |
任夫磊 技术经理 | 海尔智慧楼宇 |
08:30-12:00 |
智慧供热测评技术及发展趋势 |
曹勇 研究员 主任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智慧控制的双能源耦合供热系统 |
程丽薇 无 总监 | A.O.史密斯 |
08:30-12:00 |
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大数据能效诊断方法——中芬国际合作项目 |
赵阳 研究员 无 | 浙江大学 |
08:30-12:00 |
智慧供热“管-产-用”数智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 |
齐承英 教授 |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08:30-12:00 |
与分布式蓄热结合的二次网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节能性研究 |
王海超 副教授 无 | 大连理工大学 |
08:30-12:00 |
智慧供热标准解读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 |
周志刚 教授 系主任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电力的可再生能源渗透比例将越来越高,对能源消费端的需求侧响应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专题将着重探讨建筑中的柔性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暖通空调蓄能系统在用电柔性调节中的作用、蓄能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控制等内容。通过技术交流,促进蓄能技术的发展,提高蓄能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水平,使其在降低建筑碳排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
08:30-12:00 |
建筑中的柔性资源与分析方法 |
张涛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2B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利用中深层地热实现用电负荷柔性调节 |
魏庆芃 副教授 | 清华大学 |
08:30-12:00 |
机场水蓄冷系统助力区域电网削峰填谷 |
曹荣光 教授级高工 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08:30-12:00 |
耦合水蓄能的海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关键问题分析 - 以青岛古镇口海水源供能1号能源站为例 |
田铖 高级工程师 |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水蓄冷技术在某工艺冷却系统的应用研究 |
尹丽媛 工程师 无 |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30 |
【论坛简介】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场所空调系统防控,医疗医药等行业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使空调净化系统防控更有韧性、更加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后空调系统运维的基点与相应对策,以及医疗环境控制技术如何贯彻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发展,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技术,持续地拓展我国洁净室工程市场,推进洁净技术更为持续地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双碳”目标的实现,是本论坛聚焦的两大重点。 |
||
08:30-12:00 |
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净化技术与相关风险探讨 |
冯昕 研究员 技术总工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医疗建筑低碳与智能化建设路径 |
高康 工程师 | 美的楼宇科技 |
08:30-12:00 |
医用变风量恒压差净化空调机组研发与应用 |
刘燕敏 教授 处长 | 同济大学 |
08:30-12:00 |
温湿解耦型净化空调在医疗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
刘凯敬 工程师 总监 | 格瑞海思人居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实验室气流组织及污染物分布分析 |
汤毅 高级工程师 研究室主任 |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医疗建筑运行负荷分析及主机选型探讨 |
谷广普 工程师 方案研究院行业经理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08:30-12:00 |
医药工程特殊空调环境的实施策略 |
张明玉 高级工程师 公司暖通专业副总工程师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
08:30-12:00 |
空气净化单元在负压病房的环境控制研究 |
周楽 高级工程师 无 | 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08:30-12:00 |
疫后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运维基点与对策 |
沈晋明 无 无 | 同济大学 |